除了学费,出国留学还有多少预料之外的成本?
留学花费高已经是共识了,一年二三十万左右可能仅是学费,特别是英美澳加地区。其实除了学费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意料之外的“费用”!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在那些留学前辈们的经验中,还有哪些“隐藏的成本”~
书本费、作业费
@Tim
书,国外的书贵太正常了,一本化学物理生物之类的书随便200-300刀!!!就没了......
每次开学就有一个趣事就是在学校书店里面排队处看。
“嘿,这哥们一个xbox没了”“啧啧,那个女生一台iphone7没了”
“噫(倒吸一口冷死),这个一台macbook都没了”除了实体书,一般还有网上练习和电子书,这是刚需,没得跑。“这课不用买实体书,教授真是活菩萨!”
考试费
@Zozo
一次几千的报名费,能力强的选手可能一次就过了,像我们这种后知后觉型选手,光考试就要好几千。
由此产生了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签证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而且在港花费都不低,就一个酒店一晚都快上千了。还有小伙伴也会去泰国等地方考试,反正来回一趟下来,花费也不小了。
住宿费
@sprinkle
没留学之前了解爱尔兰留学相比于英国会便宜,十几万就够了。(英国需要冻结三十万办签证,爱尔兰冻结最低十万就可以了)。
真正上学才发现,正常年份,想在都柏林市中心租房一个周至少得200欧,还是需要与三四个人share厨房卫生间的。
有同学在科克读的,住学校公寓一个月才五百欧ensuite。都柏林需要1000欧,双倍!加上学费日常生活费换算人民币跟英国伦敦外的其他城市相比也不相上下。
不过在东南亚那边,住宿费会便宜一些,跟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消费差不多。
医疗费
@望舒Eloise
“敢叫救护车,我死给你看...”
在国外万一不小心叫了救护车,在车上醒来的你可能会飘了2000刀。
在国外不敢生病,否则......看看这些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的账单。
虽然说留学生有保险,但价格较贵,性价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学校所提供的保险计划中不会囊括牙科与眼科的保险。
曾经有小伙伴智齿疼,拍了个x光片、开了点抗生素直接没了1000刀......
转运费
@笔墨纸的砚
离开了淘宝,感觉生活真的很不方便。很多东西国外都没有的卖或者说价格都贵的离谱。
再加上我身材矮小,实在是穿不了无比高大的国外的衣服和鞋子,所以有的时候只能从某宝买了再转运过来。又是一笔不便宜的转运费。
加上这段时间疫情,物流很不给力,等了两个月终于拿到了买的夏天的衣服,结果这边已经入秋……现在再转运秋天的衣服,不用拿到手,就已经入冬了......
非物质成本
@酱油瓶
(1)心理问题
语言不适,水土不服,社交障碍,文化差异,学业压力,孤独感,思乡,焦虑等等。
(2)国内的人际关系
不管你是上高中/大学/研究生长时间在国外上学,(除非很好的朋友)不然你国内的社交圈肯定断层。当然你要非说在国外交歪果仁当交际圈,只能说分散太广,很可能就是简单接触一下,人家就走了(各回各国)。
(3)时间流逝,和家人聚少离多
有时候回家真的只是为了见见家里的老人,你真的不知道父母会不会为了一句不影响你,就什么都瞒着你,不管大事小事。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多回家看看。
(4)长距离恋爱
异地恋难熬,跨了半球更难。想象一下忙完一天好不容易找到时间去和亲爱的亲昵一下,然而对方正在睡觉。。。睡觉!
相信一定会有小伙伴们吐槽,留学成本这么高为什么每年依旧有众多的学生选择去留学呢?
留学时获得的精神财富,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资产。
留学的精神财富
■时间和眼界是买不来的
@天启-Carl
一定要出去,我是12年去的英国,因为是理工科有实验室项目,所以学费最高等,16万人民币一年,我在伯明翰,一个月房租吃饭500磅以内,钱以后都能赚回来,时间和眼界是买不来的。
■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玉骨金相思
去国外吧,年轻时候想去的地方不去会后悔的,国外的话可以去了以后努力读申半奖或者全奖。
@容嬷嬷又去扎人了
十八线县城+1,情况差不多可能我们家年收入还不到20万吧(爸妈没跟我讲过)早年有些积蓄有几套房,是我自己做的出国决定,父母非常非常支持,我也因为经济因素考虑过放弃出国,但父母说坚持下去不要放弃,所以感觉自己很幸运了。
■教育投资不计回报
@张好_ZH5zZ
留学这种教育投资它的回报不是说你回来了就能挣多少钱啊,这个回报是长期的。
对你个人各方面的磨炼和提升,你的三观、你的思维等,放宽心,做好了选择就赶紧实现,拖下去才是最不好的。
我身边也有留学党表示,虽然学校排名一般,但也正因为自己是英硕毕业的,在北京得到了很优秀的工作机会。
他始终认为,出社会后,学历是块敲门砖,出去留学是绝对不亏的。
出国留学,可以接受到不一样的教育,除了可以增加一个找工作时更有底气的学历证明之外,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所以,你的一切付出都值得。
写在最后
留学必然是需要花费一笔费用的。具体多少,一方面要看留学国家的选择,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