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医疗保险直接结算或申请报销支付的知识 在新西兰参加了留学生医疗保险的留学生,如果碰到了身体上的疾病或是意外伤害,如何能够保证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医疗护理和费用赔偿?下面就跟大师兄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大师兄留学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当海外留学生参加学生医疗保险后,投保人如果发生医疗相关的费用,可以通过直接结算或者申请报销的方式支付看病后的费用。下面分别为大家介绍新西兰医疗保险直接结算或申请报销支付的知识。
新西兰医疗保险的直接结算 新西兰的大学内通常设有校内医疗中心。如果留学生参加学校的学生医疗保险,那么在校内诊所看病时一般可以直接结算(direct billing)医疗费用。就是说,只要是在保险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诊所会直接向保险公司收费,投保人不需要再缴任何费用。
如果学校的诊所与保险公司没有直接结算的协议,则留学生需要先缴费,然后凭收据和医疗证明去保险公司报销。如果接受的医疗服务不属于保险范围,则须自费。
如果在校外的医疗机构就诊,也可以使用直接结算的方法;因为保险公司通常会与一些医生或医疗机构建立直接结算的协议。
例如需要看专科医生(Specialist)时,应该由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为患者先开具转诊单(Referral Letter)。然后在就医前填些好保险公司的报销申请单,和转诊单一起先寄给保险公司审核。
如果保险公司批准,在看病后可以要求医生/医院直接将帐单寄给保险公司结算,投保人则无须再付费。
使用直接结算的方法可以简化报销程序,投保人个人不必付费和申请报销;另外,投保人可以放心,保险公司一定会报销这项医疗费用。没有得到事先批准,报销申请可能被保险公司以不属于保险范围为由拒绝。
在购买处方药时也是如此;如果药房参加保险公司的直接结算(direct billing)服务,在买药时就不需付费,药房会直接向保险公司收费。否则,就需要先支付药费,然后凭收据去保险公司报销。
如果投保人医疗需求是由于事故造成的,那么,在看病时须告诉医生或护士,他们会为伤者填写ACC申请单。因为在新西兰,事故造成的医疗费用由意外事故赔偿局(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ACC)负责报销。有些医疗项目如果ACC不报销,投保人则需要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报销。
新西兰医疗保险的申请报销 如果医疗费用不能通过直接结算的方法支付,投保人就需要自己先支付,然后向保险公司申请报销。
保险公司有专门的报销申请单(Claim Form),您可以从网上下载。将填好的申请单,连同看病买药的收据,以及相关的医疗证明,如医生转诊信、检查报告单等,一起寄给保险公司指定的地址。保险公司在审核后,会将报销金额汇到申请人提供的银行账号。
在看病后要保留所有的收据和医生证明;如果时间允许,在去专科医生门诊、住院、做影像检查等情况下,最好先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如果患者需要急诊、住院等,最好先打电话通知保险公司。获得批准后,再去看病,这样可以确保患者产生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报销。
有些医疗项目不属于保险报销范围,就得自费,保险公司会拒绝赔付。
留学生在新西兰如何看病 在新西兰,如果是普通常见病,人们通常去看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GP),而不是去医院。新西兰的医院一般只处理急诊和住院的病人。如果不是急诊,患者必须通过全科医生的转诊(referral),才可以去医院看专科医生或做检查。
许多新西兰的大学内设有学生医疗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这里由医生护士提供基本医疗服务(Primary Health Care),可以处理常见的病症和小的外伤。学校诊所通常在周一至周五为学生提供服务。
无论在学校的诊所或是外部的诊所看病,都需要先打电话预约。如果病情比较紧急,诊所会帮助患者尽快就诊;如果病情非常紧急,则最好直接联系急诊服务或叫救护车。
如果患者需要在晚间或周末就诊,那么需要去所在地区的非上班时间医疗门诊(After-hour Clinics)看病;这种诊所通常价格较高,比白天的诊所收费更多。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和外伤,伤者或患者可以直接去附近医院的急诊外伤中心就诊;如果是外伤性质的意外伤害,所有的费用会由意外伤害局(ACC)进行赔付。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疾病或是外伤,如果是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应该直接拨打急救电话111,得到救护车服务;新西兰的救护车服务并非免费,每次出车费用从80新西兰元到几百新西兰元不等。
大师兄留学网不收一分中介费,服务质量却好过中介千百倍!是一个至今零差评的留学平台(可参看淘宝店铺)!
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新西兰医疗保险直接结算或申请报销支付的知识》文章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行前准备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行前准备栏目。
本文来源:
https://www.dsxliuxue.com/news/1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