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

2024年【出国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留学院校申请条件是什么?留学费用是多少?学校留学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011年底的统计,中国一直是留学生的主要出口国,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在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上,美国受到中国学生的青睐。根据2015年美国开放门户年度报告,中国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的31.2%,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这个群体涵盖了很多教育层次,包括政府派遣的留学生、访问学者、成绩优异的学生、高考落榜的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较低的年轻留学生。工作人员的组成和背景相当复杂。

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出国留学如何适应,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不仅意味着在国外生活,远离朋友和家人,而且意味着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几乎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处理不好,他们甚至可能有心理和心理问题,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他们的留学生活。

  “你想过自杀吗?”还是真的发生了?”在7000多名受访者中,53%的人说他们有或曾经有过自杀想法,而9%的人说他们和朋友有过自杀想法,不到40%的人说他们有过。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2013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45%的中国学生有抑郁症状,29%有焦虑症状,只有13%的美国学生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冷入骨髓的新闻报道:

  2013年11月,纽约某大学一25岁女留学生跳楼身亡;

  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一名22岁中国留学生跳楼身亡;

  2015年1月,耶鲁大学一华裔学生从金门大桥跳下身亡;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跳入了密歇根湖身亡;

  2017年2月,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华裔学生举枪自杀…

  当死亡以文字和数字呈现,我们只能感到眼睛和心灵的微微疼痛,但组成这些文字和数字的个案,却是一个个具体鲜活生命的悲伤和绝望。

  不同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被了解:

  • 文化适应 (Culture Adaptation)

  欧美学者很早就开始做相关的研究,美国人类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最早提出文化适应的概念,指两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接触过程中导致的文化模式变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包含一系列的心理体验和行为特点。

  • 文化距离(Culture Disrance)

  这是界定文化差异概念的标准,它指本国文化与移居国文化的差异程度,包括跨境者在语言、生活习惯、政治环境、价值理念等一系列文化认知距离。也就是说,本国文化与移居国文化越相似,经历的文化冲击越小,反之则越大。

  因此可以看到,留学生在适应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锻炼两种适应能力,既要有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能力,即对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的适应能力,也要有社会文化适应(social cultural adaptation)能力, 即与当地文化和人进行有效接触的能力。

  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出国留学如何适应,出国留学

  有研究证明,出国留学后的文化适应期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 蜜月期

  到达异国约1个月。新鲜和好奇充斥内心,并充满对今后生活的幻想,这时情绪处于兴奋乐观的状态,个体心境也感觉良好,无从感知文化差异带来的痛苦。

  • 沮丧期

  这个期间要持续3至4个月,不同的个体持续时间还不一样,乐观外向的人可能稍微短一点,内向的人也许要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

  在这个阶段,留学生需要开始严肃对待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语言障碍、学业困难、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种冲突和差异开始显现出来。这个时期的留学生要经历一系列负面的心理体验,沮丧、自卑、焦虑、无助、烦躁、缺乏安全感、想家等全部糅合在一起,占据大部分情绪空间。这个阶段是留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学生承受不了压力而消沉甚至放弃。

  • 调整期

  这个时期,留学生的自我意识、抗压能力,面对挫折坚定的意志力开始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用。这是学生们开始想方设法解决遇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始对新文化了解和融入的过程。

  行动是解决情绪问题的重要手段,一味沉浸只能让人愈加消沉,只有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过程获得积极体验,心理体验才会从负面慢慢转向正面,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支持力量尤其重要。什么是社会支持力量呢?对留学生而言,同胞、同学朋友、朋辈(peer)是他们首先选择的社会支持力量。相同的人生经历,相仿的年龄使留学生找到熟悉感,这种熟悉和信任感是抵御陌生和差异冲突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

  • 适应期

  经过了情绪的起伏期,经历了行动疏导情绪的调整期,并通过长时间的磨合,留学生逐渐适应和理解当地的文化,语言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这个阶段的大部分留学生能重拾自信,建立较为稳定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律,情绪趋向平稳。

  当然,个体因素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献指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接受心理咨询时寻求帮助的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适应问题、学习困难、恋爱与情感、多元文化中人际交往技能欠缺、情绪困扰(焦虑、抑郁、孤独、考试紧张)、自我完善与个人发展、家庭问题、应激事件后的心理康复和适应。可见,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常见问题还是集中在跨文化的适应上。

  事实上,海外大学针对中国留学生以及亚裔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并不少见,以英国为例,格拉斯哥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Counselling & Psychological Service )开展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其中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采用牛津大学的朋辈课程开展朋辈培训,即经过培训合格的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开展助人活动,同时还开展传统的一对一咨询,以及course、workshop之类课程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但遗憾的是,参加课程的中国学生并不多。中国留学生并不愿意接受自己需要心理服务的事实,甚至一般情况下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当不得不寻求专业机构帮助时,倾向于一对一的咨询,因为这样,问题就不会暴露给更多的人,这里面除了语言的原因之外,即中国留学生很难对西方心理咨询师表达和敞开心扉,迥异的文化背景很难产生共情;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丑不可外扬”“面子文化”对留学生心理的束缚。笔者也有海外留学经验,个人体验是:有问题“扛一扛”就过去了,各有各忙,谁会真的在乎你?

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出国留学如何适应,出国留学

  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帮助留学海外的孩子呢?

  • 无论任何时候,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孩子问题重要的基石。亲子关系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从孩子出生到成人,只有尊重、平等、温暖的亲子关系才是父母和子女保持良好沟通的纽带,想要离家万里的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家长必须和孩子建立牢固的信任机制,也就是,无论孩子怎么想,怎么做,在家长那里都被包容和接纳。

  • 在国内,中国学生从来很少需要自己单独做决定,家长常常会替孩子权衡利弊做决定,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自主选择和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机会。到了国外以后,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小到选课,大到选专业、选工作,中国学生必须依靠自己。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同时,多让孩子做选择,并赞同他们的选择,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信。

  • 在孩子刚出国的头半年,家长要主动和孩子联系和沟通,帮助孩子度过文化适应的前两个阶段,尤其在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时,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家长内心要有数,遇到问题时,孩子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学业问题可以咨询谁,生活问题可以问谁,用哪些方式去求助最有效等等。

  • 从小培养孩子重视运动健身,并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运动是排解压力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锻炼意志力、执行力和自律能力的最佳方法。另外,运动是中国学生融入西方社会很好的工具,通过运动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增加社会支持力量。

  •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早干预。通过大学提供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国内的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不然,等孩子“生无可恋“时才来后悔则为时晚矣。

  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父母当与孩子同行。

  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留学是一场智力和心力的修行》文章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留学生活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留学生活栏目。
本文来源: https://www.dsxliuxue.com/live/36371.html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摘自互联网,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

我要报名

  • 免费获取留学资料,开启属于您的个性化留学之旅!

相关阅读

免费获取留学方案

   手机号:
意向国家:
咨询学历:

最新热文